牌不仅仅是LOGO, 品牌不仅仅是CI 品牌不是产品,,品牌不是营销,那品牌是什么?品牌不过是一种感觉而已,所有的产品卖的就是一种迎合消费者心理的一种感觉,品牌的定义是什么?品牌设计是品牌运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LAMBOBRAND讲述什么是品牌和品牌设计如何进行。

牌不仅仅是LOGO, 品牌不仅仅是CI 品牌不是产品,,品牌不是营销,那品牌是什么?品牌不过是一种感觉而已,所有的产品卖的就是一种迎合消费者心理的一种感觉,品牌的定义是什么?品牌设计是品牌运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LAMBOBRAND讲述什么是品牌和品牌设计如何进行。
【编者按】风投设计合伙人约翰·前田(著名图像设计师、视觉艺术家及罗德岛设计学院的院长,前MIT媒体实验室副主管)认为,未来最成功的技术公司实质上会是设计公司。正巧小编去年曾翻译约翰·前田(John Maeda)在07年出版的一本书《简单法则》,因此看到如今的身份变为风投设计合伙人约翰·前田先生今日的言语,倍感亲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将设计、技
术、生活哲学融为一体的学术界的乔布斯是如何来重新看待“设计”这件事的。
设计在硅谷是否已时来运转?答案非常肯定。KPCB风投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的设计合伙人约翰·前田(John Maeda)如此说道。在不久前举办的2015年西南偏南大会(South By Southwest)上,前田提出,设计不仅在硅谷得到了重视,甚至开始有统治硅谷之势。
距离收购过去8个月后,华润万家对乐购的整合,终于进入到了新阶段。
2月8日,华润万家发布了新Logo,红色六角星不仅取代了华润万家沿用了30年的黄绿色太阳花Logo,也将替代乐购一直使用的Logo。未来,中国市场上的135家乐购门店,将统一更名为“华润万家”。当天,华润万家广州天河北门店、原乐购广州越秀区中山六路门店和天津河北区金钟门店成为首批换标的门店。
华润万家CEO洪杰表示,公司内部计划争取用三年时间全面实现华润万家对乐购的整合。这个时间表,比最初设定在2016年3月底前完成整合的规划推迟了近一年。在华润万家内部被命名为“长征”的这项整合的进程中,显然遭遇了不少挑战。对华润万家业绩的影响已成为事实,乐购在被收购前亏损严重,直接导致整合中华润万家业务出现大幅亏损。根据华润创业(华润万家母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以华润万家为主的零售业务巨亏7.02亿港元(约合5.65亿元人民币),其上年同期尚盈利8400万港元(约合0.68亿元人民币)。
但截至目前,整合已初见成效,乐购华南门店减亏幅度明显。此前,在2014年11月和12月,华润万家南区及华北区门店分别与区内的乐购门店完成了销售系统切换、及商品、采购、库存、财务等方面的对接。目前,乐购的自有品牌已进入华润万家门店,共有761种单品,华润万家的自有品牌也进入了乐购的门店。这些措施有效地弥补了华南只有15家门店的乐购在供应链上的不足。接下来,华润万家和乐购在东北和华东大区的整合,也将陆续参照此进行。
三四线城市卖场竞争激烈,需要做足差异化竞争。洪杰透露,融合乐购将为华润万家在差异化竞争方面带来优势。在整合乐购以后,既能提供国内的优质商品,也能提供性价比高的进口商品,此外大卖场还可以引进华润万家及乐购自有品牌商品,以优质、低价的商品为当地顾客带来真正实惠。
尽管乐购对华润万家业绩的拖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存在,但华润万家还是更看中乐购在其转型过程中带来的能力上的嫁接。“亏损本身不是不可扭转的,关键是我们跟Tesco的合资,对华润万家零售业务有长远能力的积累,这个价值是非常巨大的。”洪杰称。
在他看来,扭亏不是问题,更大的挑战在于转型。而整合会带来乐购的经营理念、经营技术、核心能力,这些都能帮助华润万家实现转型。
2014年,华润万家逆势扩张,共开业65家大卖场(不包含Ole、Vango等)、14家苏果超市,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渗透。而在一二线城市中,为了最大化控制成本,华润万家也在朝“小业态”转型,要通过精细化经营用更小的面积做到更高的平效。如果能实现合资公司100亿英镑(约合953.16亿元人民币)销售额的预期,新的华润万家将取代由大润发和欧尚组成的高鑫零售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商。
来到中国近10年,全球知名的独立广告公司W+K却一直没有在中国扎下根来。它不缺创意,但是却难以让自己的创意在中国落地。
全球知名独立国际广告公司W+K(Wieden+Kennedy)在上海的办公室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
界面新闻独家获悉,10月31日下午两点,W+K上海办公室宣布了裁员消息。当天上午,这家公司的20名员工,其中包括月薪6万以上的部门负责人,被要求在下午两点离开办公室。此次裁员主要涉及创意和设计部门的正式员工。
这次裁员的部分原因是,W+K上海办公室丢掉了两个本土客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及移动社交应用陌陌。消息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W+K与二者的合同分别于9月30和10月31日到期,截至目前这两家公司都未与W+K续约。
截至发稿,界面新闻未能联系到W+K官方置评。目前在其官网的客户名单里,依然能找到这两家公司的名字。
据广告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按照广告行业惯例,一旦一个客户丢掉,理论上为这个客户召集的人就会被清散,其中可能很多都是Freelancer。目前尚不清楚此次W+K裁掉的20名员工中,有多少与这两个客户有关。
进入2014年,W+K上海办公室一直处于频繁的人事变动中。3月,W+K上海爆出消息,时任执行创意总监(Executive Creative Director)的Michael Simons和李耀斌(Achilles Li)宣布离开。Simons于2014年7月1日离职,Achilles则在8月离开。
随后,W+K上海董事总经理Jason White也选择离开,加入Beats by Dre,担任全球市场推广副总裁一职。Beats By Dre是美国一家声乐设备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炫彩耳机和便携式扬声器。此前为W+K上海办公室争取到Beats by Dre这个客户的,正是Jason White。
在广告公司,最核心的是创意部门,在公司中国老板以及两大创意总监离职之后,半年时间里,W+K上海办公室由创意、客户以及数字部门的三个负责人共同管理。
直到8月,曾担任智威汤逊北亚区执行创意总监兼中国区主席的杨耀淙加入W+K,担任执行创意总监,填补了上海办公室其中一个最高创意领导职位的空缺。
杨耀淙的上任伴随着上海办公室风格的转变,那是这家广告公司曾经颇为自豪的创意之一。“涂鸦墙没有了,被刷成水泥灰,餐厅周围都变成了办公区。”保留下来的可能是那些会不小心撞到人的玻璃。
据了解W+K的人士透露,来到中国以后,W+K一直苦于找不到真正本土化的能够整合营销的创意总监,而只能从全球其他办公室派驻,但是被派过来的这些人并不完全熟悉中国市场,即便他们有真正好的想法,也难以在中国落地。
W+K是一家以创意为主导的国际广告公司,于1982年创立于美国俄勒冈的波特兰。1980年代中期,凭借与耐克公司合作的一系列把运动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结合起来的广告作品,W+K开始成为了全球广告行业的明星。耐克最经典的“just do it”就是W+K的创意。
现在,W+K在阿姆斯特丹、德里、伦敦、纽约、波特兰、圣保罗、上海和东京都设立了办公室,进行全案代理。其上海办公室成立于2005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临场退赛后,它为耐克设计的“爱运动,即使它伤了你的心”系列广告,是这家公司在中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
除波特兰总部外,其在各地设立的办公室的主要功能,是为总部的国际化客户服务。耐克、喜力、克莱斯勒、吉普、宝洁,这些上海办公室负责的客户,都是W+K的全球客户,其中最核心的客户就是耐克。而属于上海办公室拿下的客户屈指可数,最重要的有tiffany和Beats by Dre、Arla等。
据上述了解W+K的人士透露,类似W+K这种广告公司能够在当地拓展的客户量其实非常有限。比如可口可乐是W+K在美国的客户,这样的话,其上海办公室便无法在中国寻求饮料类客户,但是可口可乐中国的代理权又不在W+K手里。
该人士分析,其在中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在全球范围执行的创意和营销体系在中国难以落地。因为W+K真正擅长的是创意和整合营销的解决方案,在美国,他们会有更下游的合作多年的公司去执行创意和整合营销方案,这些执行公司通常由大客户养着,但是这种方式难以为中国公司接受,各方力量也难免会陷入拉锯。
W+K并非不懂中国年轻人的文化,相反,当年公司为刘翔做出的退赛广告以及如今陌陌推出的新系列“总有新奇在身边”的定位,恰好反应了他懂得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但作为一家主要优势是服务于全球化品牌的创意公司,如何在中国帮助自己的客户完美执行这些方案、了解这些大公司的“脾气”,都是其要面对的课题。
比如类似陌陌这样的年轻的互联网公司,它需要的是快速推广,而非立体式营销方式。这种情况下,像W+K这样的公司可能很多时候就使不上劲,速度比较慢,难以被认可。“W+K旗下没有广告购买公司或者公关公司等执行公司,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它并不是那么好用。毕竟有了创意以后,你需要很多工具帮助这个创意落地。”上述人士说。
W+K上海办公室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合作似乎可以说明这一点。首先,作为创意公司,W+K引以为豪的讲故事的方式在迪士尼看来都过于简单,其次这家创意公司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庞大组织架构的跨国集团在上海的合资公司,国内国外汇报机制特别繁琐。
“光汇报就有十几个来回。”消息人士在谈到这一点时表示。
W+K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合约于2012年末开始,现在这一切已经画上了句号。
一些在iPhone6周围的传言是:一系列的4.7英寸和5.5英寸的屏幕,经久耐用的蓝宝石显示屏,边框更薄,更薄机箱和128GB的存储容量。虽然我们仍然要等待真正的公布,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苹果iPhone6概念手机,看起来时髦。设计师:托马斯莫亚诺与萨科Aichino